历史阅读 | 搜书

水经注疏分章阅读 1

杨守敬 / 著
 加书签  朗读 滚屏

☆、第1章 序

【收藏秀女小说网,防止丢失阅读度】

《序》曰:[]《易》称天以,故气微于北方而为之先也。《玄中记》曰:天之多者也,浮天载地,至,万。[二]及其气流届石,薄肤寸,崇朝而泽灵宇[三]者,神莫与并矣。是以达者能测其渊冲而其鸿也。昔《禹记》[四]着山海,周而备,《地理志》其所录,简而周,《尚书》、《本纪》[五]与《职方》俱略,都赋所述,裁宣意,《经》虽缀津绪,又阙旁通,所谓「各言其志」,而罕能备其倡导者矣。今寻图访迹[六]者,极聆州域之说,而涉土游方[七]者,寡能达其建照,纵仿佛闻,屏营[八]也。

余少无寻山之趣,违问津之,识绝经,博,无访知二之机,退无观隅三反[九]之慧。独学无闻,古伤其孤陋,捐丧辞书,达士嗟其面墙。默室,闭舟问远,故亦难矣。然毫管窥天,历筩时昭,饮河酌海,从斯毕。窃以多暇,倾岁月,辄述《经》,[〇]布广文。《传》曰:「川相间,小川相属,东归于海。」脉其枝流之纳,诊其沿路之所躔,访渎搜渠,缉而缀之。经有缪误者,考以附正。文所载,非《经》常源者,在记注之限。

古芒昧,华戎代袭,郭邑倾,川流戕改,殊名异目,世乃同,川渠隐显,书图自负,[]或流而摄诡号,或直绝而生通称,枉渚奇,[二]洄湍决澓,[三]躔络枝烦,条贯系伙。[四]十二经通,尚或难言,溠,固难辩究,正可自献径见之心,备陈舆徒之说,其所知,盖阙如也。所以撰证本《经》[五],附其枝者,庶备忘误之私,[六]其寻省之易耳。[七]

☆、第2章 校记

元《经注》原《序》(据卢文弨借臧琳钞校绛云楼宋本)

[]臧氏校本无篇首「序曰」二字,《典》本有之。

[二]《典》本、宋本作「至,万」,皆无两「所」字。赵据柳中本,亦无之。

[三]「泽灵宇」按:《典》本、臧本皆作「宇」。按宇寓也。柳中钞本亦作「寓」。

[四]「《禹记》」按:《典》本作「记」,臧本作「经」,卢校从之。柳中钞本亦作「记」。

[五]「《尚书》、《本纪》」按:《典》本「纪」作「记」,诸本皆作「纪」。

[六]「寻图访赜」按:《典》作「赜」,戴本从之。臧本作「迹」。卢云,「余疑是迹字,今见臧本果然。」柳本作「赜」。

[七]「涉土游方」按:臧本「涉」有「而」字,《典》本缺。柳本有。

[八]「屏营」按:《典》本作「汀营」,臧本作「屏营」,戴本同。柳氏钞本「犹」中阙至「洄湍决澓。」

[九]「观隅三反」按:戴本、《典》本作「三反」。卢云,当由习读《论语》者改之。今从臧本,对「访知二」,校正。

[○]「辄述《经》」按:《典》本作「述」,卢校从臧本作「注」。按据文「布广文」,作「注」是。戴本亦作述。

[]「书图自负」按:《典》本作「负」,戴本从之。卢校云:「疑是贸字」。按作「贸」于义为。全本作「贸」。

[二]「枉渚奇」按:卢校云:「书中亦每以奇为歧。」

[三]「洄湍决澓」按:《典》本、柳钞本有注,澓音伏。卢校云:「新本书中,多加旁作澓,旧本止作复字,故从新本。」

[四]「条贯系伙」按:《典》作「手」,全氏五校本作「手」,戴作「系」,柳中本作「系」。

[五]「撰证本经」按:《典》本作「三」,卢从臧本作「本经」,戴作「本」。

[六]「忘误之私」按:戴校「矜」作「私」,《典》本、柳钞本作「矜」。

[七]「其寻省之易」按:赵本《注》阙,卢校本有「耳」字,云:「《典》本无耳字,臧本有。」按当有「耳」字足句,文义足非阙。

附录:赵清《经注释》郦氏原《序》、《跋》。此是郦亭原本,孙潜夫从柳中钞本录得,惜其失亡已半矣。然吉光片羽,为天。而自篇首至鸿也,詹氏小辨能举之,则在明中叶,此《序》未亡可知。而杨用修、黄勉补家书反遗之,何也?昔义门何氏,最称博览,见此《序》为憾。仅从《玉海》摘取《禹记》着数语,而云,必得宋本乃为全篇。则予今之莸,较之先正,既多乎?东潜

民识。

☆、第3章 凡例(1)

[更多相关作品] [推荐作品] [章节报错]
目录
大家正在读
作品大纲 返回介绍
周2 16:21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

Copyright © 秀女小说网(2025) 版权所有
(台湾版)

电子邮箱:mail